2015/04/08-Fremantle市區走走-Round House圓屋
繼續沿著海邊與鐵路,會來到著名景點-圓屋 Round House
圓屋是西澳現存最古老的公共建築.
走進隧道瞧瞧
往回看,是很復古的街道與建築,完全融合不突兀!!
隧道不長,走著走著,讓我想起旗津的星空隧道和旗后砲台.一樣都是走出了隧道就會看見海
隧道裡有一些解說牌,介紹著隧道歷史
這個Secret Tunnel,是當時二戰時挖的防空洞,沿路上還有好幾個.
整個建築都是石灰石喔.
走出來囉~
是一片大海!
捕鯨活動
開啟捕鯨活動是從美國開始,慢慢發展到最後變成殖民地的重要活動.
澳洲第一個捕鯨站在塔斯馬尼亞,建於1806年,後來捕鯨活動迅速成為澳洲的主要出口產業之一.
鯨魚產品在歐洲市場非常受歡迎,鯨魚油->鯨蠟(做為蠟燭),鯨魚骨頭作為傘架以及當時蓬蓬裙的骨架.所以在當時鯨魚油及骨頭是澳洲的主要出口產品,價值相當於羊毛喔.
而隧道主要也是為了當時捕鯨業的人們可以方便從海灘進入鎮上而挖的.當時站在瞭望塔上守望的人只要看見鯨魚,就會向船員發送信號,捕鯨船就出去追捕,被捕到的鯨魚就會被拖回海灘進行加工.
1837年開啟了這裡的捕鯨事業,由Fremantle Whaling Company建造.(遠方的建築已經改得很現代的)
巔峰時期這個工作站有四艘捕鯨船在這裡進出.
當時這裡的盛況,現在被海鷗們取代了(咦!?),沒有啦,還是有一般的捕魚船隻.
說了這麼多還沒切到正題...,走吧 來去圓屋看看
樓梯有洞口
俯瞰印度洋
圓屋建於1830 年,由殖民地的土木工程師-亨利.瑞弗雷(Henry Reveley)設計,原本只打算作為一座小型監獄,其後則演變成警察看守所和警長的宅邸。
1841年這裡被稱為土著監獄區
1886年圓屋失去監獄作用,被警察拿來作為拘留所
1900年,一位警官用來作為自己的宅邸,安排他的妻子和八個孩子住在這裡.(為什麼要在這裡住-_- 怪詭異的...)
由於亞瑟海角的地理位置並且比鄰港口,所以一直被港務局及邊防軍占用著.1908年第一個槍枝庫建於圓屋的西北角,1942年槍枝庫移到Fremantle北邊,現在還是可以從北角的巴特海灘看到這個在淺灘的槍枝庫.
1982年之後,亞瑟海角及圓屋都歸於Fremantle政府管轄,現在是每周開放七天的歷史古蹟喔.
圓屋坐落於阿瑟岬角上,俯瞰中央巴瑟斯海灘和鄰近的碼頭。
每當有外國船隻駛進港口更會升旗以示歡迎.
建築物其實並不是圓形,而是有12面的多角形建築,監獄設有8間牢房和兩個開放式公共廁所,規模很小。
圓屋的名字其實由小鎮上的居民命名,因為從小鎮看上去,幾乎看不到任何一個轉角。
報時球和報時槍
當時的船長為了保證在海上精確的導航,必須根據當地的準確時間來檢測船上的航海天文鐘.
每天這個球會在下午12:57分時升上塔頂,1點整在伯斯的天文台會通過電纜發出電子訊號,鐘球就會降下來,同時這個電子信號還會引發出一個信號彈,後來採用懸吊著的炸藥爆破條來發射有聲訊號,取代了信號槍.
後來隨著通訊電報產生,就沒必要再發射時間信號了,這項程序1937年1月8日邁入歷史
走進圓屋,可以探索監倉、看守所、麵包工場和洗衣工場。另外,圓屋內也有一些牌匾介紹這裡曾監禁過的犯人和他們所犯下的罪行。
很歡樂的旅客,在體驗當時的"處罰".
The curfew bell 宵禁鐘
這裡除了囚禁短期囚犯還有囚禁臨時居留那些晚間違犯宵禁令外出的人
記得當時的義工拿了一杯水往裡面倒,過了幾秒才傳來清脆的水聲,好像說有14公尺,我有點忘記了....
義工很和善問從哪裡來的,並給了簡中的介紹(沒有繁體的好遺憾喔),話雖如此還是比英文的好懂多了XD
還有荷蘭、丹麥、法文、德文的的介紹,好貼心
免費入場參觀,採樂捐模式
不知道甚麼用途的建築O__O 就在圓屋的旁邊
看完圓屋,準備散步去下一個景點啦.